Java消息服务(JMS)学习

Java消息服务(JMS)学习

最近,有一个项目要用到JMS,故而稍微学习了一点。

消息服务是指,两个或者多个客户机能够通过发送和接受消息(以对等的方式)通信。消息是通过消息服务器有一个客户机发送到另一个客户机的"一块"数据,可以是文本的,也可是数值的,如果客户机是Java应用程序,数据还可以包括对象。其中客户机不需要同时运行。

使用消息服务的原因:

1.松散耦合但是高内聚。使用消息服务的客户机不需要实现通用接口,不需要了解对方。消息服务提供了标准接口。

2.不直接通信。客户机不直接对话,而通过中间媒介,消息服务扮演 缓冲区,并提供 安全控制。

3.保证消息传递。 JMS的提供者保持消息持久,直到客户机接受为止。

4.异步通信。

5.一对多、多对多和多对一通信。

JMS(Java 消息服务)是一组标准的API,能够用于访问多种消息服务器。使用JMS,可以使用一样的API访问IBM的MQSeries、JBossMQ等消息服务。

JMS API中有很多核心概念是映射到底层的消息服务器。其中:

1.受控对象(Administered Object)。它们是由管理者创建的供JMS客户机使用的对象。如 连接工厂(Connection Factory),它们用于与底层的消息服务器和目标(队列和主题)进行连接(注:不太理解,可能错了。)。管理通过JNDI对他们进行管理。JMS提供了JMS客户机和实际JMS提供者之间的缓冲区。JBoss就是这些对象的管理者。

2.JMS提供者。实现了JMS接口的消息服务器。(如 JBossMQ消息服务器)。

3.JMS客户机。消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是对等的通信机制,所以没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概念。JMS既可以是消息创建者又是消息接收者。

4.消息(Message)。JMS客户机之间传送的一条条消息。

传统的消息服务一般支持点对点通信和发布/订阅通信两种通信模式的一种。JMS API 两种都支持。

Point-To-Point

点对点通信模式,有一个中心队列作为发布的目标(受控对象)。一个或多个消息生产者可以发送消息到这个队列。然后被消息的消费者选取。

Pub/Sub

发布/订阅通信模式是基于主题(Topic)概念的。主题是消息的发布目标(受控对象)。它和队列的不同就在于,可以有多个发送消息和接收消息的客户机,每个主题可以有多个发布者和多个订阅者。

JMS API

JMS API是在javax.jms包中定义的。要使用JMS API 需要创建一个提供连接对象的连接工厂。连接对象提供与消息服务器的链接。链接被用来创建会话,会话被用来创建消息,消息通过消息的生产者发送到目标(队列或主题),然后消息传递到消息消费者。

JMS Parent

PTP Domain

Pub/Sub Domain

ConnectionFactory

QueueConnectionFactory

TopicConnectionFactory

Connection

QueueConnection

TopicConnection

Destination

Queue

Topic

Session

QueueSession

TopicSession

MessageProducer

QueueSender

TopicPublisher

MessageConsumer

QueueReceiver

TopicSubscriber

以下是对这些接口的简单描述:

1.连接工厂(Connection Factory)

是客户机用来创建与JMD提供者的链接的对象。它是受控对象,可以通过JNDI查找。JMS API定义了两种类型的连接工厂。 QueueConnectionFactory 和 TopicConnectionFactory

2.连接(Connection)

连接对象是和JMS提供者通信的媒介。这个通信的具体实现依赖于JMS提供者。除了通用的借口,还有基于队列(QueueConnection)和基于主题(TopicConnection)专用接口。

3.会话(Session)

用于创建消息的生产者、消费者和消息。它们都是单线程,能参加事务。有QueueSession和TopicSession。

4.消息(Message)

消息是消息服务器在客户端之间发送的一条条信息。有五种接口,不同的类型消息。1. StreamMessage -- Java原始值的数据流  2. MapMessage--一组名/值对  3.TextMessage--一个字符串对象 4. ObjectMessage--一个序列化的 Java对象 5.BytesMessage--一个未解释字节的数据流。

消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消息头(header):JMS消息头包含了许多字段,它们是消息发送后由JMS提供者或消息发送者产生,用来表示消息、设置优先权和失效时间等等,并且为消息确定路由。

属性(property):由消息发送者产生,用来添加删除消息头以外的附加信息。

消息体(body):由消息发送者产生。

5.目标(Destination)

目标是受控对象。在JMS中表示一个队列或者一个主题。

6.消息生产者(MessageProducer)

是用于将消息发送到目标的对象,由会话对象创建,有QueueSender、TopicPublisher.

7.消息消费者(MessageConsumer)

是由会话对象创建,用于从目标获取消息,有QueueReceiver、TopicSubscriber

一个JMS应用是几个JMS 客户端交换消息,开发JMS客户端应用由以下几步构成:

1) 用JNDI 得到ConnectionFactory对象;

2) 用ConnectionFactory创建Connection 对象;

3) 用Connection对象创建一个或多个JMS Session;

4) 用JNDI 得到目标队列或主题对象,即Destination对象;

5) 用Session 和Destination 创建MessageProducer和MessageConsumer;

6) 通知Connection 开始传递消息。

消息生产者程序如下  package org.jms.test; import java.io.*; mport javax.jms.*; import javax.naming.*; public class Send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Sender().send();     }     public void send() {         BufferedReader 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try {             //Prompt for JNDI names             System.out.println("Enter ConnectionFactory name:");             String factoryName = reader.readLine();             System.out.println("Enter Destination name:");             String destinationName = reader.readLine();             //Look up administered objects             InitialContext initContext = new InitialContext();             ConnectionFactory factory =                 (ConnectionFactory) initContext.lookup(factoryName);             Destination destination = (Destination) initContext.lookup(destinationName);             initContext.close();             //Create JMS objects             Connection connection = factory.createConnection();             Session session =                 connection.createSession(false, Session.AUTO_ACKNOWLEDGE);             MessageProducer sender = session.createProducer(queue);             //Send messages             String messageText = null;             while (true) {                 System.out.println("Enter message to send or 'quit':");                 messageText = reader.readLine();                 if ("quit".equals(messageText))                     break;                 TextMessage message = session.createTextMessage(messageText);                 sender.send(message);             }             //Exit             System.out.println("Exiting...");             reader.close();             connection.close();             System.out.println("Goodby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System.exit(1);         }     } }

消息消费者程序如下  package compute;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x.jms.*; import javax.naming.*; public class Receiver implements MessageListener {     private boolean stop = fals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Receiver().receive();     }      public void receive() {         BufferedReader 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try {             //Prompt for JNDI names             System.out.println("Enter ConnectionFactory name:");             String factoryName = reader.readLine();             System.out.println("Enter Destination name:");             String destinationName = reader.readLine();             reader.close();             //Look up administered objects             InitialContext initContext = new InitialContext();             ConnectionFactory factory =                 (ConnectionFactory) initContext.lookup(factoryName);             Destination destination = (Destination) initContext.lookup(destinationName);             initContext.close();             //Create JMS objects             Connection connection = factory.createConnection();             Session session =                 connection.createSession(false, Session.AUTO_ACKNOWLEDGE);             MessageConsumer receiver = session.createConsumer(queue);             receiver.setMessageListener(this);             connection.start();             //Wait for stop             while (!stop) {                 Thread.sleep(1000);             }             //Exit             System.out.println("Exiting...");             connection.close();             System.out.println("Goodby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System.exit(1);         }     }     public void onMessage(Message message) {         try {             String msgText = ((TextMessage) message).getText();             System.out.println(msgText);             if ("stop".equals(msgText))                 stop = true;         } catch (JMS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stop = true;         }     } }

Read more

Nginx学习总结(13)——Nginx 重要知识点回顾

Nginx学习总结(13)——Nginx 重要知识点回顾

一、Nginx的由来 没有听过Nginx?那么一定听过它的"同行"Apache吧!Nginx同Apache一样都是一种WEB服务器。基于REST架构风格,以统一资源描述符(Uniform Resources Identifier)URI或者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s Locator)URL作为沟通依据,通过HTTP协议提供各种网络服务。然而,这些服务器在设计之初受到当时环境的局限,例如当时的用户规模,网络带宽,产品特点等局限并且各自的定位和发展都不尽相同。这也使得各个WEB服务器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Apache的发展时期很长,而且是毫无争议的世界第一大服务器。它有着很多优点:稳定、开源、跨平台等等。它出现的时间太长了,它兴起的年代,互联网产业远远比不上现在。所以它被设计为一个重量级的。它不支持高并发的服务器。在Apache上运行数以万计的并发访问,会导致服务器消耗大量内存。操作系统对其进行进程或线程间的切换也消耗了大量的CPU资源,导致HTTP请求的平均响应速度降低。这些都决定了Apache不可能成为高性能WEB服务器,轻量级高并发服务器Nginx就应运而生了

By Ne0inhk
Dubbo学习总结(11)——Dubbo3.0 - 开启下一代云原生微服务

Dubbo学习总结(11)——Dubbo3.0 - 开启下一代云原生微服务

导读:本文整理自作者于 2020 年云原生微服务大会上的分享《Dubbo3.0 - 开启下一代云原生微服务》,主要介绍了关于思考 rpc 框架层面,功能演进的方向是什么?以及怎么更好地支持云上的多语言开发的新思考。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可能会有几个问题,比如,什么是云原生微服务?Dubbo3.0 是什么?和目前的 Dubbo2.0 有什么区别?用了 Dubbo3.0 会带来哪些业务视角的好处?后面的分享会对这些问题逐一解答。 这次分享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 Dubbo 的演进历史 * Dubbo 的开源现状 * 定义 Dubbo3.0 * 分享 Dubbo 3.0 目前取得的一些成果 考虑到有些同学对 Dubbo 可能不太熟悉,在介绍背景之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 Dubbo 是什么。简单地说,

By Ne0inhk
Mysql学习总结(81)——为什么MySQL不推荐使用uuid或者雪花id作为主键?

Mysql学习总结(81)——为什么MySQL不推荐使用uuid或者雪花id作为主键?

前言 在mysql中设计表的时候,mysql官方推荐不要使用uuid或者不连续不重复的雪花id(long形且唯一,单机递增),而是推荐连续自增的主键id,官方的推荐是auto_increment,那么为什么不建议采用uuid,使用uuid究竟有什么坏处? 本篇博客我们就来分析这个问题,探讨一下内部的原因。 一、Mysql和程序实例 1.1.要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建立三张表 分别是user_auto_key,user_uuid,user_random_key,分别表示自动增长的主键,uuid作为主键,随机key作为主键,其它我们完全保持不变.根据控制变量法,我们只把每个表的主键使用不同的策略生成,而其他的字段完全一样,然后测试一下表的插入速度和查询速度。注:这里的随机key其实是指用雪花算法算出来的前后不连续不重复无规律的id:一串18位长度的long值。 id自动生成表: 用户uuid表 随机主键表: 1.2.光有理论不行,直接上程序,使用spring的jdbcTemplate来实现增查测试: 技术框架:springboot+jdbcTemplate+juni

By Ne0inhk
Java基础学习总结(160)——JDK15正式发布,划时代的ZGC同时宣布转正

Java基础学习总结(160)——JDK15正式发布,划时代的ZGC同时宣布转正

✍前言 2020年9月15日,JDK15正式发布,可谓如约而至。按照Java SE的发展路线图,JDK14自此停止更新。值得注意的是JDK15并非「LTS」版本,Oracle官方对Java SE的支持路线图如下: JDK8的扩展支持时间超过了JDK11,Oracle你是认真的吗?那么自Java11之后,哪个版本才是LTS版本呢?Oracle官方并没给出具体参考路线图,但可参考OpenJDK的这张: 可以看到「JDK17」将是下一个LTS版本,预计发版日期是2021年9月份。当然喽这只是OpenJDK的发版线路图,并不代表Oracle官方,因此仅供参考,不过一般八九不离十。 ❝ 小贴士:OpenJDK和Oracle JDK自从JDK11后,就共享了绝大部分代码了,节奏基本保持一致。 ❞ 从JDK9之后,Oracle采用了新的发布周期:每6个月发布一个版本,每3年发布一个LTS版本。JDK14是继JDK9之后发布的第四个版本, 该版本为非LTS版本,「最新的LTS版本为JDK11」。因为是小鹿快跑,快速迭代,因此此处解释下这两个词:孵化器模块(Incubator)和预览特性(

By Ne0i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