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 面对这样一个在线世界,唯一的限制就是我们的想象力

在线 面对这样一个在线世界,唯一的限制就是我们的想象力

曾经有传言称1899年美国专利局的局长查尔斯·H.迪尔(Charles H.Duell)曾说,“能被发明的东西都已经被发明了”,并写信给当时的美国总统要求关闭专利局。这个传言从来没有被证实过,但是否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大众的心态?相比之下,今天的大众是自信还是盲目?美国著名建筑学家路易斯·康(Louis Kahn,1901—1974)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永远不会需要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直到贝多芬创作了它。现在我们离开它无法生活。”进入在线时代,我们面临更多的未知,如果只有一件事是已知的话,那就是我们会创造出更多的、人们离开了它就无法生活的东西。

当互联网和云计算变成一种基础设施后,许多商业模式会产生,面对这样一个在线世界,唯一的限制就是我们的想象力,而不是其他因素。

《在线》-- 王坚

www.zeeklog.com  - 在线 面对这样一个在线世界,唯一的限制就是我们的想象力

互联网像火,数据像新大陆,计算像电力

互联网像火,数据像新大陆,计算像电力,在线让我们看到了完整的世界。
新的世界有新的游戏规则,新的定律。而在线的三定律,可以帮你去判断一个新生事物是否符合未来。

  • 定律一:每一个比特都在互联网上;
  • 定律二:每个比特都可以在互联网上流动;
  • 定律三:比特所代表的每个对象都是互联网上可计算的。

在离线文明中,因为开始实用工具,我们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进化,我们开始直立行走,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的大脑。在线文明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工具,我们面临的是另一次进化,这一次,我们的大脑准备好了吗?

进化四部曲

1. 从数字到在线的进化

电的出现,连接了“工业文明”。在线网络的出现,连接的是未来世界的文明。

微软在用户安装office软件时会被询问“是否要加入“”用户创新体验计划”,这个小小的弹窗为微软收集了无数用户使用软件的行为。最后收集的数据多到收不过来,需要一定的算法丢掉很多数据。由此可见,全世界的人民对在线的反馈机制有多大的热情。

在互联网时代之前,世界上每天的数十亿次点击被认为是毫不起眼的小事,直到谷歌让点击在线之后,创造了谷歌的财富来源。曾经诺基亚学习谷歌的做法,将地图植入手机,但它仅仅把一个离线地图放入手机,然后大力推行手机导航,不到3年时间,曾经价值81亿美元的地图服务NAVTEQ不见了。而谷歌做到的是,数据原本不是它的,但它把这些数据变成在线,而这些数据被人们使用之后又衍生出了新的数据。

如今互联网公司得到数据的代价几乎是零。电力,从一个用户到5000万用户,花了五六十年的时间。而如今一项新技术从发布到获得1亿用户,可能只需要两年时间。在线是因,变革是果。在线是一片新大陆,我们还需要深入探索。

2. 从信息到数据的进化

互联网的出现让数据实现共享,从而产生价值。在互联网上,内容其实就放在那里,量大且免费,没有人能垄断,但如果你能比别人早知道几分钟,你就会有更大的机会赢取胜利,而数据会帮助你抢先那几分钟。

“为世界装上轮子”的福特,花费大量精力来研究提高劳动效率的问题,以消灭劳动时间的浪费。福特举了一个例子:原来28个工人,9小时可以装活塞与连杆175套,经过工作方法的改进,7名工人可以在8个小时中装配 26000个。对于像焊接水箱这样的复杂操作,福特干脆全部由机器来干。这就是工业时代的“大数据”。

为什么先有云计算,再有大数据?

如果没有对云计算的信任,大数据不可能沉淀。整个世界的发展轨迹,其实就是越来越多的沉淀。你留下来的痕迹越多,沉淀的数据也就越多。

互联网人经常讨论开放和分享,开放的关键在于原则上大家处于平等关系,分享的重要性在于资源不会那么容易被独占,更不会被少数人独占,垄断是非常困难的。在线的分享和开放,是你真的去跟别人合作,而不是去抢别人饭碗。只有这样,彼此才会建立信任。即使有一天云计算没有了,但是大家对彼此的信任认识最重要的社会资产。

3. 从计算机到计算的进化

在线的计算,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云计算”。在互联网时代,大家对计算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不知道上限在哪里。一开始大家以为购买更多的柴油发电机就会解决家里夏天用电的问题,后来发现,这种想法不对。云计算才是解决互联网时代计算需求的途径,互联网时代就是一个计算在线的时代。

没有公有云和私有云,只有公共云

从计算规模上来说,谷歌应该比亚马逊大,但谷歌的计算资源大多还是面向自己在用,亚马逊才是真正把云计算变成了公共服务。不论是基础设施、平台,还是存储设备,都天然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云计算鼻祖亚马逊在做云计算时遵循的思路。卖给你一个服务器,并不代表卖给你一种计算能力,仅仅代表了你有可能得到计算的能力,但事实上很多服务器都烂在了仓库里

什么样的云计算状态才算得上是好的公共服务?

如果还是用电来打比方,那就是:能够用,便宜用,安心用。这三个要点看着简单,要做到却很难。

如何消除用户对云计算安全的忧虑?

云计算时代,小公司可以做以前大公司才能做的事情。一是因为计算变成了社会资源。二是互联网之后用户获取成本变得非常低。

4. 从互联网到万物互联

那些在线的内容,随时随地出现在你的手机上,准确来说是你的在线设备上,某种角度来说,手机并没有那么不可替代。事实上,手表、电视、眼镜、汽车…还有很多的东西正在在线化。慢慢地,每一个设备都会变成互联网的终端,不只是手机,手机只是开始的开始。

iPod touch和iPhone除了通信以外,在其他方面的体验几乎一模一样。可是iPhone火了,iPod touch却没有,因为iPod touch只能通过连接WiFi实现在线,不能真正随时在线。iPhone不仅革了手机的命,还革了传统游戏机的命,在线获取才是王道,线下购买物理介质已不能满足用户的广泛需求。

在传统互联网时代,大家对浏览器的关注超过个人电脑本身,互联网离制造业很远。但在万物互联网时代,互联网与制造业没有紧密的联系,对设备的忽视,所导致的结果可能是致命的。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产业之间的关系在万物互联网时代被重新定义,万物互联网存在巨大的机遇。

在线是因,变革是果

互联网时代对我们最大的冲击,便是数据化。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都在互联网的推动下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摩尔定律推动的电子芯片技术、存储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RFID无线射频识别芯片技术推动的传感器微型化,使得互联网变得无所不在,移动性大幅度提高;使得传感器变得越来越小,成本更低,性能更强大,应用更广泛,直接导致人类世界的数据化程度越来越高。

移动互联网使得每个人在线了;接下来基于5G技术,将会使得每个设备在线,形成“万物互联”的社会。每个物体产生的数据可以(按照规则)自由流动。

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互联网是一种社会的基础设施,我们已经无法离开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捷了。近几年,国家推动流量降费,这也是将互联网当做基础设施的一个举措。我们已经习惯在线了,如果不在线则会感觉被整个世界抛弃了。

当互联网变成一种基础设施,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变成了传统的互联网公司,一个新的创新周期开始了。比如,汽车成为大众可以购买享用的商品,成为工业领域的佼佼者后,新的创新开始也开始萌芽了——智能驾驶。

在线系统不是因为连上网络就叫在线了,只有进行数据流动才是在线系统。

在线是基础。

王坚博士认为,大数据的本质是在线,而且是双向在线。无论是我们现在使用的电脑、手机、可穿戴设备,还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等,纷繁复杂的形式背后,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在线。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只有随时保持在线,才能获取更多超过自身能力的结果。比如“今日头条”的新闻应用,号称“5秒内算出你的兴趣”和“根据兴趣智能推荐”,秉承的就是双向在线的理念。

计算是核心

如果说互联网是大海,那么数据就如同大海中的一滴水,体量庞大而且免费,没有什么价值。但是,有了强大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设备,那么海水炼金也能成为现实。王坚博士认为,在线最新的一种表现,就是计算的在线,也就是俗称的“云计算”。

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可以看它用了多少电;未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还得加上计算能力消耗这个指标。

数据本身是核心竞争力,数据的处理能力也是核心竞争力。互联网时代,我们对计算能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云计算才是解决互联网时代计算需求的重要途径。

何谓云计算,以谷歌搜索为例,当你输入关键字后,由成百上千台电脑组成的谷歌公司数据网络就会在几十亿个网页组成的数据中搜索,选出与你关键词最为匹配的网页,按相关程度排好序,并将结果通过互联网传到你的电脑屏幕上。者只需要零点几秒的时间。这种运算并不发生在个人电脑中,也不可能发生在个人电脑中。这就像我们使用电能一样,我们只需要通电的服务,而不需要自带发电机。有了云计算,就可以让单位计算成本变得足够低,地道不再考虑范围。云计算可以让传统企业变成互联网企业,让小企业可以与大企业竞争,让互联网企业变成移动互联网企业。我们只有把计算和数据结合起来,让大数据通过云计算产生价值,才能充分发挥核心竞争力,成为创新的领航者。

平台是关键。

万物互联网是在线的最佳代表。对于在线技术的未来,我们很难把握。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种新的方法探索世界、探索未来,那就是用云的方法,用数据的方法。云的方法要求我们在对一个东西做出判断时,首先要看他的规模。这就是互联网的生态,也就是平台。比如移动客户端的App程序,要通过苹果的App Store和谷歌Google Play这样的分发市场才能推广,这就像在别人家的花园里种点小花,一旦惹到花园的主人,就得离开。

参考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624747

Read more

深入理解 Proxy 和 Object.defineProperty

在JavaScript中,对象是一种核心的数据结构,而对对象的操作也是开发中经常遇到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到两个重要的特性:Proxy和Object.defineProperty。这两者都允许我们在对象上进行拦截和自定义操作,但它们在实现方式、应用场景和灵活性等方面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本文将深入比较Proxy和Object.defineProperty,包括它们的基本概念、使用示例以及适用场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两个特性。 1. Object.defineProperty 1.1 基本概念 Object.defineProperty 是 ECMAScript 5 引入的一个方法,用于直接在对象上定义新属性或修改已有属性。它的基本语法如下: javascript 代码解读复制代码Object.defineProperty(obj, prop, descriptor); 其中,obj是目标对象,prop是要定义或修改的属性名,descriptor是一个描述符对象,用于定义属性的特性。 1.2 使用示例 javascript 代码解读复制代码//

By Ne0inhk

Proxy 和 Object.defineProperty 的区别

Proxy 和 Object.defineProperty 是 JavaScript 中两个不同的特性,它们的作用也不完全相同。 Object.defineProperty 允许你在一个对象上定义一个新属性或者修改一个已有属性。通过这个方法你可以精确地定义属性的特征,比如它是否可写、可枚举、可配置等。该方法的使用场景通常是需要在一个对象上创建一个属性,然后控制这个属性的行为。 Proxy 也可以用来代理一个对象,但是相比于 Object.defineProperty,它提供了更加强大的功能。使用 Proxy 可以截获并重定义对象的基本操作,比如访问属性、赋值、函数调用等等。在这些操作被执行之前,可以通过拦截器函数对这些操作进行拦截和修改。因此,通过 Proxy,你可以完全重写一个对象的默认行为。该方法的使用场景通常是需要对一个对象的行为进行定制化,或者需要在对象上添加额外的功能。 对比 以下是 Proxy 和 Object.defineProperty 的一些区别对比: 方面ProxyObject.defineProperty语法使用 new Proxy(target,

By Ne0inhk